檢視 六年制學程/05/成果發表/106年度報告書 的原始碼
←
六年制學程/05/成果發表/106年度報告書
跳轉到:
導覽
、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使用者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[[分類:六年制學程/課程]]__NOTOC__ <center> <p style='font-size:22pt;font-family:標楷體;'>新北市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<br/>106學年度團體年度報告書</p> <br/><br/><br/>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wiki1231/images/c/c9/爬山.jpg' width='600' height='450' /><br/><br/><br/><br/><br/><br/><br/><br/> <table style='border:none'><tr><td style='border:none'> <p style='font-size:20pt;font-family:標楷體;line-height:27px;'>年級:高中一二年級</p> <p style='font-size:20pt;font-family:標楷體;line-height:27px;'>學生姓名:丁禾等</p> <p style='font-size:20pt;font-family:標楷體;line-height:27px;'>家長姓名:丁志仁等</p> </td></tr></table><br/><br/><br/> <p style='font-size:16pt'>中華民國 107 年 4 月 18 日</p> </center> <br style='page-break-before:always;mso-break-type:section-break;' /> <div style='page:handBookA4'><div style='page:PN'> ==辦理目標== 本計畫有三目標,三理念,簡述如下: *三目標: *#改善公共教育的瑕疵。 *#免除國中生升學壓力。 *#改進教育經費的運用。 *三理念: *#生活實踐,以推動學生「自主學習」,強化其生活實踐能力。 *#公共性教育,以推動學生之間「合作學習」,並實施學習資源共創共享,以啟發學生的公共性。 *#全域境教,以推動學生「行動學習」使社會全域均成為同學境教的資源。 ==辦理計畫之實施狀況== ===一、課程與教學實施情形=== 請見附件一《[[六年制學程/05/成果發表/課程說明|課程與教學說明]]》 ===二、學習表現=== 請見附件二《高中成績單》 ===三、實施成效=== ====(一)建置跨校選修系統==== 以 urclass.net 為網址建置了「跨校選修系統」,使學生人數較少時,仍能符合成本地開設大量的選修課,去成就同學們的適性學習。 本班選修課數的原則是:選修課數應等於或略多於同學的人數。這個數字是怎麼得來的呢?請看以下恆等式: 每門選修課平均修課人數=(可排選修時段數-同學平均自主學習時段數)×同學人數/(選修課數) 已知本班「可排選修時段數」是7,可假設本班「同學平均自主學習時段數」是2.5,而「每門選修課平均修課人數」是 4.5 ,則可得「同學人數」是等於「選修課數」的。實際執行的結果也如此,甚至「選修課數」還比「同學人數」,使得「每門選修課平均修課人數」可以降到比 4.5 更低的水準。 在如此龐大的選修課數量下,有跨校選修系統,增加外修生來分擔選修課的開課成本,十分之關鍵。可以說如果沒有跨校選修系統及外修生,本班的許多的選修課會因學生人數太少而開不起來,例如:街舞社。 ====(二)制定「高中自訂的畢業學分標準」==== 由於高中三年的課程,差不多已規畫完成,所以我們就制定了本班「高中自訂的畢業學分標準」如下: 畢業須修習150學分以上,其中含校外學習可折抵學分(最多6學分)。 '''必修學分架構:117~121學分''' #英文(平時含第二份英文作業):14學分 #單獨實施的第二份英文作業:1學分(與職場實習同步實施) #網頁程式撰寫:2學分 #境外行動學習:20學分 #職場實習及準備:22學分,實施21學分,準備1學分。 #文言識讀:3學分 #歐洲國家:3學分 #2019全班行動學習:40學分,策畫小組成員可得44 #專題及其發表:每個專題6學分 #社會服務:依時間長短(基本要18小時以上才折算學分) #晨課:依到課與上課情形 '''選修須29~33以上學分''' #校外學習:最多可抵減學分6:校外修課(不含升學補習)、線上修課、考證照、參加國內外比賽(例如:2018年射箭社至馬來西亞比賽) #組課與社團:視修課多寡,以及是否通過 #自辦成果發表:參加者才有學分 #自主學習(需要跟學程負責人討論計畫跟產出,檢核人依照性質來安排並給予評分) #:備註:18小時算1學分 而實施最低畢業學分制度,可以增加同學學習的積極度。 ====(三)開展「專題探討」課==== 同學的自主學習由聽課、選課、組課,再到本階段開展「專題探討」課,逐步進入自主學習的深水區。 此課程的'''完成要件'''如下: #高三畢業前完成 #專題產出 #與指導老師討論十次 #對外公開發表 #指導老師認證 '''目前同學選定的專題'''如下: *曾明哲:爵士鼓起源與流行之探討、待補 *莊惟智:調查全台灣北部Maker機構、原子力顯微鏡 *施棋澧:台灣各所大學籃球校隊選取之分析、台灣現代年輕人之低薪問題 *柯智懷:臺灣市區市郊鐵路系統路廊和動線策略(活用日本的資料)、侵臺熱帶氣旋 *楊京典:商品設計、模型製作 *陳又甄:德國教育體制、音樂的派別起源與成就 *沈昀羲:§甜點店的微型創業(3.28啟動)、當代大學的價值 *溫書桓:餐車、電子競技 *李彥廷:跨境行動學習之策劃、歐美行動學習之研究 *邱申晴:我國的動保政策、§寵物店開店企劃 *劉國安:美國海軍陸戰隊之研究、鼓動吧!爵士鼓曲風研究–以搖滾與爵士為例 *丁禾:論台加數學課程之比較(加拿大國際化教育十個月)、台灣原住民文化與現狀 *李寬:荷蘭自然科教育對台灣教育之啟發(荷蘭國際化教育九個月) *莊承翰:荷蘭國際生教育對台灣學子的功能(荷蘭國際化教育九個月) ==目標達成情形(請參考「壹、辦理目標」作自我檢核)== ===一、改善公共教育的瑕疵=== {{:改善公共教育/課程}} ===二、免除國中生升學壓力=== 由於學生的加入與更換,算是實驗計畫的異動,須再經審核,所以本實驗計畫在法令放寬之前,將每年申請團體自學實驗教育計畫一次,連續申請六年。 雖然每次申請一年,但本課程實驗計畫的課程設計,是考慮涵蓋國中三年與後中三年,總共六年,所以參與本課程實驗計畫的學生如果沒有中途退出實驗計畫,並沒有國中升高中參加特招考試或入學區比序升學的問題。 ===三、改進教育經費的運用=== {{:改善公共教育/經費}} ===四、其他=== *我們反思了「這個班辦的是『公共教育』還是『私墊』?」這個問題。答案是:如果這個學程只有「人人為我」,基本上就不會成功!辦學團隊想的必須是「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」。 *#圖照上傳維基共享資源供天下人運用。 *#產出用 CC 授權。 *#個人的財務目標須包含:消費的財務目標、儲蓄的財務目標、公益的財務目標。 *我們從實踐中發展了學會公式:學會=課程×教學×關係×興趣熱情×觀念投合 *#課程:選擇適合、適量的內容,並將知識置於生活脈絡中。 *#教學:因應課程,找到適合的學生學習設計。教學是一門藝術,不容易有「成法」。 *#關係:同學往往不是因為「人生的大道理」而投入學習,而是因為師、生關係而學習。 *#興趣熱情:半由學生天生,半由環境觸發。 *#觀念投合:學程的意識型態(價值觀)和家長的意識型態是否合置很重要。 ==遭遇困難或建議事項== *學程學生人數太少,還需要擴展技能交換網與伙伴選配網,去接觸更多學習同儕。一般國中無此問題。目前學程已建置「跨校選修系統」,略為改善此一現象。希望能與新北市合作,讓更多自學生能知道此一管道,並降低他的自學成本與增加他的學習品質。 *平板電腦面板容易損壞。在一般國中建議合作學習只佔五分之一的課程,校外課程只佔十分之一的課程;且平板應歸為學校財產,要用的時候才發,由老師安裝 app ,損壞價賠。目前本學程已捨棄平板電腦,改用「二手筆電」來支援同學取得線上資源。 *師資不易獲得,並非經過師培過程的老師就能來帶實驗教育。目前學程正參與政大台灣實驗教育研究中心的「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計畫」,雖未必能用於改善本課程實驗計畫,但定能使後續的課程實驗計畫受惠。 *本班希望能由「團體實驗教育」改為「機構實驗教育」,3.2國教署發布的《補助推動實驗教育》要點規定:對機構與學校實驗教育依規模提供每年的例行性補助。本班希望能以振鐸學會為法人,改為「機構實驗教育」,以申請這筆補助,改善艱難的財務。由於房租漲價(漲價後仍算是便宜)與改裝 LED 燈等額外的支出,本班預期會有小額的短絀。國教署的補助,對打平收支,是一項有用的幫助。 ==未來展望== *自主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必須建立辦學團隊與家長綿密的合作網絡才能達成。目前本學程建立每位學生的 IEP 系統已運作良好,希望未來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夠更加穩定。 *明年(2019年)五月,本學程將帶領同學到歐洲進行一個月的「境外行動學習」,希望能為台灣的國際化教育,增加更多經驗,以開啟未來國內高中國際化教育的精進之路。 *找各種資源支撐學生的自主學習真的很辛苦。目前正在邀請雙北地區的實驗教育團體、社大、NGO、體制學校共組「跨校選修聯盟」,希望在下一年,不論在體制學校與實驗教育之間,或是實驗教育與實驗教育之間都能有更好的交流平台。 </div></div><!-- ==報告書彙整注意事項== #字體請以繁體中文(標楷體)為主。 #報告書字數建議以2000至4000字為限,稿件版面設定以A4規格由左至右橫打,不接受手寫稿件。內頁文字12號字為主。-->
六年制學程/數學必修
(
檢視原始碼
)
六年制學程/數學必選修區分
(
檢視原始碼
)
改善公共教育/經費
(
檢視原始碼
)
改善公共教育/課程
(
檢視原始碼
)
返回到
六年制學程/05/成果發表/106年度報告書
。
導航
個人工具
登入
名字空間
頁面
討論
變換
檢視
閱讀
檢視原始碼
動作
檢視歷史
搜尋
導覽
首頁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使用說明
工具箱
連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
頁面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