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視 振鐸四十週年準備 的原始碼
←
振鐸四十週年準備
跳轉到:
導覽
、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使用者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[[分類:振鐸四十週年]] ==一、基本資訊== #時間:2024.05 #緣起: #*台灣未來願景:公共政策應該「去偏袒」,改正以下的不公: #**教育偏袒菁英犧牲弱勢 #**偏袒產業犧牲環境 #**偏袒工商業犧牲農業;偏袒高科技及大企業犧牲傳產及中小企業;偏袒資本投機犧牲實業;偏袒僱主犧牲勞工 #**租稅偏袒資本利得者犧牲受薪階層 #**國土規畫偏袒都會犧牲非都會 #**政府財政偏袒目前世代犧牲未來世代 #*丁丁:常民政治(開放政府)鼓勵普通老百姓參與公共政治。台灣有先天背景可以運行,台灣當年解嚴需要很龐大的社會重塑,解嚴的過程社運團體與政府官員是夥伴關係,但多數國家難以運行主因是資本家與政府在操控。後來的年輕世代出生就是在已被重塑的狀態,需要呼籲年輕世代如何繼承社運資產與能量,並與政府等單位共好。而在教育領域,過往社運的組織化程度很高。 #*反思:新一代有新的常民政治模式,例如g0v,但需要再深入研究各世代的模式。此些單位可於均優邀請,例如談公共治理。另外如何與前輩們連結? #*更多詳細資訊:[http://jendo.org/wiki1231/index.php?title=%E6%8C%AF%E9%90%B8%E5%AD%B8%E6%9C%83 振鐸學會首頁]、[http://well-being-ng.net/wellBeingNg/index.php?title=%E5%90%BE%E5%9C%9F%E5%90%BE%E6%B0%91%EF%BC%8C%E7%A6%8F%E7%95%99%E5%AD%90%E5%AD%AB 吾土吾民,福留子孫] #目標:老中青傳承,促成 55 歲以上,55~30歲,30歲以下三個世代的聯結盡可能繼承社運資產與能量。另外有一個重點為紀錄振鐸在這40年為台灣留下了什麼?2030的台灣需要什麼,還需要振鐸嗎?振鐸角色?需要再形成一次福留子孫願景。 #策略: #*從籌備小組18人切入,先建立信任、認識彼此的性格、專長、擁有資源。 #**可以透過訪談、舉辦茶會等方式建立關係,甚至產出文章。 #**每個人在福留子孫建立個人介紹頁面,包含生平、照片等。 #**找召集人之前需要有基本的計畫。 #*老中青忘年之交計畫,運用青少年典範的需求,創造跨世代結交朋友、世代共學。也藉此讓大齡公民了解年輕一代如何過日子。 #**如何結合體制內?需要找到想做的老師,例如翻滾海貍?另外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計畫 #**可串連的議題:中國武攻台灣、台東均優村落化規劃 #*社群經營:Facebook、Instagram #*募資 #*結合均優論壇: #**2022均優論壇,可以與學生共同籌備。 #**2023均優論壇,可以到台東舉辦村落式活動。 #*建立資源池 #**資源池工作圈 #**境外教育聯絡網(透過 2022 均優) #**參訪與場域實習單位 #**協作平台數位工具 #**自主學習典範文本:分問題、文本 #**自主學習領域基本內容:一階(知識與技能)、二階(知識與技能背後的結構)、三階(深層結構) #***數學與科學:一階為主 #***物質科學與數學,兩年內可以完成 #***生物、天文地科、資訊,無期 #***社會:二階為主 #***身體:一二三階平均分布,兩年內可能開始 #***語文:集中在二階,暫無可以開始的團隊 #***藝術:三階為主,暫無可以開始的團隊 #**補助要點平台 #**輔導平台發展 #**實體混搭線上學習模式發展 #**同村共養教育發展 #**文官人脈維護 #**民代人脈維護 #**均優議程(約四百多) #**均優講者(約八百多) #**開放政府治理基礎(至少要五年) #**實驗教育倡議社群(透過光譜平台) #**隨開課(透過跨校選修聯盟) ==二、現有專案== <table class=nicetable> <tr><th>計畫</th><th>網址</th><th>專戶</th><th>現金流</th><th>推動<br/>小組</th><th>參與成員</th></tr> <tr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 書籍出版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[//suitable.tw suitable.tw]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中國信託商業銀行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</td><th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有</th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丁志仁、邱灝芝</td></tr> <tr><td> 2021均優</td><td>[//quality-learning.net quality-learning.net]</td><td>兆豐銀行</td><td>5萬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黃鈴諭</td></tr> <tr><td> 2022均優</td><td>[//quality-learning.net quality-learning.net]</td><td>兆豐銀行</td><td>15萬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黃鈴諭、閉恩濡<BR/>楊逸帆</td></tr> <tr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補助要點整理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[//quality-learning.net/subsidize/ quality-learning.net/subsidize/]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</td><th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有</th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'>丁志仁、戴慧茹、閉恩濡</td></tr> <tr><td> 跨校選修</td><td>[//urclass.net urclass.net]</td><td>國泰世華銀行</td><td>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柯穎瑄、周樂生<BR/>度昀奇、胡庭碩、黃鈴諭</td></tr> <tr><td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海星培力</td><td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[//educationmaker.net educationmaker.net]</td><td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永豐銀行</td><td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</td><th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有</th><td style='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丁志仁、黃鈴諭、周樂生<br/>柯穎瑄、度昀奇、傅心怡</td></tr> <tr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 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[//urclass.net/EMEP/ALPartner/ urclass.net/EMEP/ALPartner/]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郵局</td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46萬9千</td><th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有</th><td style='border-top-style:dashed;border-bottom-style:none;'>籌辦團隊21人</td></tr> <tr><td>實驗教育光譜平臺</td><td>待定</td><td>待定</td><td>25萬4千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朱佳仁、陳怡光<br/>鄭同僚、詹志禹、黃志順<br/>曲智鑛、周樂生、楊逸帆<br/>林怡廷</td></tr> <tr><td>民版課綱</td><td></td><td></td><td></td><th></th><td></td></tr> <tr><td>學前教育公共化</td><td>[//gogopublic.net gogopublic.net]</td><td>新光銀行</td><td>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張仁彰、顏振寧<br/>任懷鳴、楊逸飛、陳惠菁<br/>王兆慶、吳財順</td></tr> <tr><td>全民科學平台</td><td>[//science4everyone.net science4everyone.net]</td><td>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</td><td></td><th>有</th><td>丁志仁、黃鈴諭、蕭聿程<br/>侯雪卿、林柏寬、謝迺岳<br/>蘇萬生</td></tr> <tr><td>穹頂之下</td><td>[//chinese-learning.info chinese-learning.info]</td><td>參與者自費</td><td></td><td>有</td><td></td></tr> </table> ==三、籌備小組== #召集人:張仁彰、顏振寧 #成員: #*'''丁志仁(師大,online''' #*'''任懷鳴(師大,online,留美碩士,英文擔當,長年高雄市教師會政策部副主任''' #*'''顏振寧(師大,online/offline,40週年召集人,和張仁彰夫妻檔,兩人長期經營台中父母成長協會,在林佳龍時期曾經標下后豐社大''' #*'''張仁彰(師大,online/offline,40週年召集人''' #*'''張天安(師大,online,東部代表,薩提爾頭頭之一,比李琮建更理解薩提爾的理念,與太太在花蓮創立沃土工作室''' #*'''洪榮良(師大,online(體制教育),曾當過振鐸理事長,當過私立高中校長,能與體制學校橋接''' #*'''汪履維(念師大,online(課綱),被老師視為才子,當過台東教育處處長、東華大學院長''' #*'''蕭典義(online,補習班出生→中國階梯英語→only實驗教育''' #*'''許淑貞(online,振鐸早期發起人,當國中校長,現在仍在頭前國中當校長''' #*'''吳忠泰(online,之前曾當過全國教師會理事長''' #*'''林香君(online,佛光大學教授 #*'''吳錦秀(offline,師大教育系輔系英語''' #*'''周玉靜(online(非教育性民間社團),師大教育系輔系英語''' #*林佑哲(online(在意台灣主體性),曾當過振鐸理事長,也當過教育部機要,目前協助福智辦學 #*翁慶才(online,高雄國小校長,和懷鳴一夥,目前是教育部戶外教育辦公室 #*陳啟利(online/offline(家長參與教育事務),新北市家長系統老前輩,主推家長會活動 #*施炳霖(online(生物、自然農法),師大生物系,台東有個體育高中,在台東有一塊自然農法的地,植物辨認第一高手 #*李玉芬(online(?),振鐸第一位助理,台東博物館前任館長 #*郭瑞聰(offline,師大,中部,退休高職老師 #*盧瑞興(online,師大地科, #*李穎(online(靈性,台中葫蘆墩),師大,心靈海 #*李麗珍(offline(修身養性),師大歷史系,已退休, #*王平會(不確定狀態,師大工教、大學社團頭,當老師時活躍) #預計任務: #*斷捨離大奉送,大家把物資(書、設備),拿出來送給有緣人。隨喜捐款到專戶。 #*把人脈、組織、照片、影片拿出來納入資源池。資源池成立「振鐸」標籤。 #*大家捐錢,每年編十萬來做這上面兩件事。個人自己做很難做到。 #*把人再聯絡起來。 ==四、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的危機== 透過「習近平認真準備攻佔台灣」,進行一連串的組課,均優論壇可以先放入議程。 #台灣不作死,習近平打不下來。從易思安《中共攻台大解密》和美國的《中共軍力報告書 2021》切進去。攻台若敗,中共垮台。 #不被中共統一的台灣,是中國社會與人民最大的福祉。 #恢復徵兵 / 讓台灣軍隊成為一所大學校。 #怎麼做出一門好的「全民國防」課。 #如何降低戰爭威脅下的資產風險。 ==五、十個故事計畫== 透過跨齡共學故事、主題性故事、振鐸朋友夥伴等方向,紀錄振鐸的故事,並在跨世代/多元互動中,理解彼此脈絡及需求,共創共好永續的未來教育方向。 #目的: #*紀錄振鐸四十年以來的故事 #*了解各世代的脈絡與需求 #*各世代用自身視角去轉化其他世代的經驗,並取出可借鏡的精華 #*共構未來方向以及振鐸角色,產出對當代與未來具啟發性的建議 #*多面向深入探討,凸顯振鐸長期以來的宏觀視角 #故事方向:可先從時代宏觀紀錄,並透過各種不同的關係,整理並創造不同主題的故事 #*時代性統整性:縱軸為視角觀(台灣教育->臺灣/兩岸->文明),橫軸為時間點(1984年(40年)前開始) #*關係: #**同輩:一直以來一起推動教育改革的老朋友,可以邀請老朋友分享他們的經驗以及如何看待振鐸。 #**跨世代:邀請老中青三代共生共學半年,主題可由各組訂定,並設定計畫,最後寫成故事。各組可以依據性格、價值觀、關注主題、地理位置分組。分組後,每組成員對彼此進行訪問,了解彼此生命故事與脈絡,並共識出共學主題與計畫。例如跨世代討論國家安全議題,並產出各年齡層的國防教育教案等。 #**國際關係建立:在設計共學計畫時可思考國際連結,另外也可以在2024成果分享時邀請國際夥伴共同對談。 #*故事主題: #**各地實踐的故事:例如后豐、花蓮、台東等地社會變革深耕實踐經驗。 #**未來/現在/過去議題:未來趨勢、現代問題、過去振鐸前輩關注議題,三者做連結。例如去中心化下的社群治理、各世代教育改革的親師生聲音或夥伴關係、教改左右派之爭、多元族群在台灣的故事與需求 #**宏觀面向: #***社會安全網:身心健康、生理與生計、社會福利等面向,以及家庭、學校、社會等社群該扮演何種角色。 #***社群治理:如何跨同溫層創造對話,並去中心化的未來,梳理各世代的社群治理經驗,發展新的治理模式? #***產業與人才:面對VUCA世界的新可能,產業方向為何?又如何創造自身角色並解決問題,而如何透過地方創生、教育制度、產業的改變培育能解決上述問題的人才。 #***飛躍性成長的科技:去中心化、虛實整合化、AI自動化趨勢下,產業新方向與治理模式 #***環境:能源、糧食、生態平衡、天災人禍等問題如何常態體系的調整,同時做非常態體系的預備 #***國家安全:包含武力、心理思想、資訊科技、金融經濟、資源能源等面向的國家安全建立,以及國家安全建立如何從教育做起? #***國際關係與角色:台灣在亞洲定位與對普世議題的回應,例如思考後西發利亞體系的可能、非西方本位的定位 #呈現方式: #*各地舉辦工作坊、論壇等活動 #*藉由2024均優論壇進行整體對談、展覽 #*podcast #*影片 #*書籍出版 #階段性任務: #*2022年(規劃與連結):規劃計畫、找尋可能的跨世代夥伴,並透過均優的各種活動先建立關係 #*2023年(故事創造與紀錄):上半年計畫執行,進行共學計畫、採訪,下半年進行紀錄 #*2024年(分享):預計於2024均優論壇成果分享,另外也可以考慮於各定進行系列活動或是出書等 #*共學人選建議: #**長輩(60歲以下):振鐸學會成員 #**中生代(30~60歲):鄭麗君、隋棠、阿滴、呱吉、朱敬一、葉丙成、g0v、唐鳳等,中生代會希望找這領域較知名或是有影響力的人,也能為此計畫帶入流量 #**新生代(30以下):希望能找一般國高中、大學生,不希望一定要特別資優,而是對計畫有興趣或有需求者 #*下一步: #**分享目前規劃,聽聽籌備小組想法 #**與振鐸學會前輩認識與連結,並進行訪問。丁丁建議於台中舉辦茶會,同時也直接拜會花東夥伴。 ==六、各階段性任務== ===2022/01/07=== #建置振鐸40週年準備頁面 #加入振鐸40週年line群組並自我介紹 ===2022/01/14=== #十個故事計畫撰擬並發line群組 ===2022/01/21=== #振鐸前輩訪綱擬定 #台中茶會規劃 ==七、會議記錄== ===2022/02/27 豐原小聚=== 預計於 4/6 舉辦茶會,預計會詢問榮良南投的場地。當天目標是邀請大家丟故事,而故事與傳承的內容只限於可以留給未來世代的人。 ===2022/04/06 埔里茶會=== (一)各自分享 #均優的起源:<br>1984年成立,2024要四十週年了。當時有許多成員是北師國民黨青黨部,知道快要解嚴了,知道台灣教育不能再走解嚴體制。政治壓制要解除,對小孩應該實行適性教育。當時有主婦聯盟教育小組、人本、振鐸、教權會(教師人權促進會)。振鐸自詡是教育人、科班出生,我們的方向與專長是教育改革與教師進修。要成立的時候,丁丁畢業在當兵,仁彰老師、振寧老師還在念大學。而振鐸的意思是鐸聲、振聾發聵->振興教育。已經忘記是誰取的。(振寧老師:當時開會比較晚進來,他們就說取好了,不是因為我唷!) #40週年活動: #*不要是一群老人抱團取暖 #*希望能留給我們教育福留子孫的初衷,多放點東西給後進 #*很確定1984、1994、2004、2014很需要振鐸,2024台灣需要振鐸的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,需要吐絲把餘暉放出來。但是2034還需要振鐸嗎? #*振鐸把資源放出來,青年們可以自己決定要用振鐸延續還是用其他方式。振鐸的資源是公共財 #丁丁的兩個倡議: #*發動新一輪課綱修訂:上次修法是我國常態性修訂,課委會四年一個任期,瓦疊性交疊。現在還是執行成「林邊式修訂」。希望能走回常態化修訂,未來社會變化會更快速變化,已經呈現等量變化。 #*班本課程:老師如果有意願,可以聯合家長、老師,在班上弄一個教育泡泡,不用去說服學校做校本。108課綱做為五米道,班本課程變成十米道。 #*補充: #**教育部和國教院不是我國唯一可以起草課綱的單位,民間也可以。課綱可以就其中部分的內容起草課綱,最後課委會通過去實施。 #**已經和吳林輝改完全民國防補助要點,從辦活動變成補助課程。需要再發展新一代的全民國防課程。從俄烏戰爭做一個起點。2024振鐸不會宣布解散,會繼續走計畫,但做不做的起來,需要青年人要接著做。 #台灣走到現在靠什麼?<br>始終只需要三流的國家領導,一直靠兩個法寶:常民政治、不斷微調(台灣很小,一點小事就全島震動。例如教育人員退撫金始終是黑洞,年金改革做了預算就停在一千萬上下,政府要把收入20%做為教育預算,教育預算因學生少每單位補助提升,前幾年每生大約19萬,所以開始可以做自主學習了,自主學習所需要的單位成本大約18萬/人。過往會覺得自主學習太貴不能做,但現在可以了。鼓勵更多老師做自主學習。) #老師進不來的問題?非專任老師已經達到一成八,因為少子化,學校不敢開缺。減班超額需要正視抽籤,資深老師不想要讓年輕老師取得一起抽籤的機會。 #哪些人需要合作社:獨立教育工作者、社大講師(承攬關係)、程式撰寫員、非營利幼兒園(一起標非營利幼兒園)。<br>下一步去鞏固獨立教育工作者,讓學校開門辦教育。打破教師這一行是特殊材料製造。明年老師已經是用和一般人一樣的健保。讓老師這行變成有很多來自百行百業的。 #如果三四十年前社會共識是走出解嚴,台灣要走向華人社會中第一個多元社會是目前共識。反面借鏡,韓國,韓國是徹底高度金字塔化的社會,無法多元,中國也是另一種金字塔化,這是共產黨特別規劃的。移民結構最好的方向就是走向多元社會。 #把養飼料雞的方式翻成飼養土雞的典範。把自主學習典範帶入體制學校去->變成班本課程,把握前5%的老師 #實驗教育三法有開闢道路的意義,沒有改變體質的意義。 #仁彰:觀察教卓,有幾個學校開始把閱讀、品格教育做出來,最後發展成學校特色。例如有學校的校本課程是發展成社區導覽等,近幾年是原住民學校發展出來。沒有課本的學校,以前是只有部分在做,現在是大多數。 #丁丁:振鐸的每一線有沒有年輕人在裡面?核心精神在世代傳承。 (二)傳承的方向 #大家想要留下什麼?想要分享什麼?年輕人會想要聽什麼?需要什麼? #榮良: #*振鐸資料數位化:資源池。 #*透過朋友關係把情感恢復起來,恢復需要共同回憶。 #丁丁:三個層次 #*營造十個左右的故事:與年輕人和台灣一起寫的故事,不是要寫振鐸自己以前的故事。 #*儲思盆 #*入口:再次註冊振鐸40週年網站系統 #故事主題與參與者 #*全民國防:榮良老師 #*靈性:李穎老師 #*獨立教育工作者:榮良老師
返回到
振鐸四十週年準備
。
導航
個人工具
登入
名字空間
頁面
討論
變換
檢視
閱讀
檢視原始碼
檢視歷史
動作
搜尋
導覽
首頁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使用說明
工具箱
連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
頁面資訊